遺產

繼承回復請求案例-時效完成後,真正繼承人不因此喪失其已合法取得之繼承權,仍得依民法相關規定排除侵害並請求返還

我們想讓你了解的是

我國民法採當然繼承主義與包括繼承主義,亦即被繼承人一死亡不待繼承人之任何表示即當然發生繼承關係(民法第1147條規定)。而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承受被繼承人一身專屬以外之一切財產上權利義務(民法1148規定)。繼承回復請求權乃一財產上請求權,目的在於回復被他人侵奪之繼承財產,而非指回復「繼承權」這個「身分權」。繼承回復請求權與個別物上請求權係屬真正繼承人分別獨立而併存之權利。

 

本則判決揭示,繼承權是否被侵害,應以繼承人繼承原因發生後,有無被他人否認其繼承資格並排除其對繼承財產之占有、管理或處分為斷。凡無繼承權而於繼承開始時或繼承開始後僭稱為真正繼承人或真正繼承人否認其他共同繼承人之繼承權,並排除其占有、管理或處分者,均屬繼承權之侵害,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依民法第1146條規定請求回復之,初不限於繼承開始時自命為繼承人而行使遺產上權利者,始為繼承權之侵害。
(編輯:詹豐吉律師)


裁判摘要:
按繼承因被繼承人死亡而開始。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民法另有規定及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之權利義務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無待繼承人為繼承之意思表示。繼承權是否被侵害,應以繼承人繼承原因發生後,有無被他人否認其繼承資格並排除其對繼承財產之占有、管理或處分為斷。凡無繼承權而於繼承開始時或繼承開始後僭稱為真正繼承人或真正繼承人否認其他共同繼承人之繼承權,並排除其占有、管理或處分者,均屬繼承權之侵害,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依民法第1146條規定請求回復之,初不限於繼承開始時自命為繼承人而行使遺產上權利者,始為繼承權之侵害。又繼承回復請求權與個別物上請求權係屬真正繼承人分別獨立而併存之權利。繼承回復請求權於時效完成後,真正繼承人不因此喪失其已合法取得之繼承權;其繼承財產如受侵害,真正繼承人仍得依民法相關規定排除侵害並請求返還。然為兼顧法安定性,真正繼承人依民法第767條規定行使物上請求權時,仍應有民法第125條等有關時效規定之適用。業經司法院釋字第437號、第771號解釋在案。

 

本件翁高軟、陳高順均已於49年6月30日拋棄其等對高瀨之繼承權,惟翁高軟及陳高順之繼承人吳仁己等7人、古榮城等4人卻於98年10月29日為系爭繼承登記,乃原審認定之事實,則依上開解釋,自屬於繼承權之侵害,且真正權利人行使物上請求權時,仍應有有關時效規定之適用。原審見未及此,遽為與此相異之見解,自有可議。

 

出處: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352號民事判決
法官林大洋 法官陳玉完 法官李文賢 法官鄭雅萍 法官蕭艿菁

分享此頁
  265

請先登入以複製或列印本站資訊。

 


沒有帳號或忘記帳號?歡迎點此